张绪清

张绪清

主任医师
出诊地点: 重庆西南医院
擅长领域: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毒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病、药物性肝炎、脂肪肝等各种急慢性肝病,尤其对重型病毒性肝炎/急性肝衰竭的临床分期分型与治疗有深入研究

医生介绍

张绪清,男,1965年10月出生,湖北省鄂州市人,中共党员,医学博士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科(全军感染病研究所)副主任(副所长),教授、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,中华医学会重庆感染病学会委员及《肝脏》、《世界华人消化杂志》、《人民军军》编委。1987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第三军医大学感染科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至今,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毒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病、药物性肝炎、脂肪肝等各种急慢性肝病,尤其对重型病毒性肝炎/急性肝衰竭的临床分期分型与治疗有深入研究,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,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(第八完成人)、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(第二完成人)和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(第一完成人)各1项,主编专著1部、参编专著10部,在国外SCI杂志发表论著2篇,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。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,获医院**党员1次,学校与医院嘉奖数次。 1、个人简历 1987.07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传染科?? 住院医师 1992.07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传染科?? 住院医师 1993.1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传染科?? 主治医师、讲师 2000.09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病科 副主任医师、副教授 1987.07 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本科生? 学士学位 1992.07 第三军医大学传染病学? 硕士学位 1998.07 第三军医大学传染病学? 博士学位 2003.03-2004.02 在西藏军区第八医院代职工作 2、任职情况 ???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病分院副教授、副主任医师、硕士生导师,中华医学会重庆感染病学会委员。《肝脏》、《世界华人消化杂志》、《人民军军》编委。 一、发表文章: 1.? HBV、HCV和HDV混合感染在慢性肝病中的意义。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3;14:212 2.? 职业献血浆员HBV和HCV感染状况的研究。重庆医学 1993;22:196 3.?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原学及预后的研究。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4;2:92 4.? 六合金珠片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。重庆医学 1994;23:306 5.? 前列腺素E1和中药降黄汤治疗慢性重度黄疸型肝炎疗效观察。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1995;5;43 6.?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皮质醇的检测及意义。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5;3:345 7.? 重庆市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初步观察。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6;18:472 8.?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-1水平及意义。重庆医学1997;26:81 9.? 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。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;2(增刊):S17 10.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-1水平意义。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7;5:177 11.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-1检测的意义。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7;17:401 12. 庚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。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;5:815 13. 乙型肝炎肝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-1表达。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8;6:206 14.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-1水平及意义。免疫学杂志,1999;15:117 15.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-1水平及意义。中国免疫学杂志,1999;15:185 16.乙型肝炎肝内ICAM-1和LFA-1双重表达的研究.中华内科杂志,2000;39:805 17.ICAM-1蛋白和mRNA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。第三军医大学学报,2000:22:231 18.重型乙型肝炎肝内细胞间粘附分子-1mRNA表达。中华传染病杂志,2000;18:23 19.乙型肝炎肝内细胞间粘附分子-1(ICAM-1)和HbcAg双重表达研究。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,2000;1:153 20.乙型肝炎肝内细胞间粘附分子-1和HbcAg双重表达。中华肝脏病杂志,2000;8:359 21.细胞因子诱导HepG2细胞ICAM-1表达的研究。免疫学杂志,2001;17:341 22.乙型肝炎肝内ICAM-1和HLA-DR表达及意义。世界华人消化杂志,2001;9:233 23.定量细胞ELISA检测培养细胞ICAM-1表达水平。第三军医大学学报,2001:23:117 24.细胞因子等对人原代培养肝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-1表达的调控。中华传染病杂志,2002;20:172 25.中药消核片所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。第三军医大学学报,2002:24:825 26.胸腺五肽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评价。第三军医大学学报,2003:25:2050? 27. CIITA基因启动子IV区G-944C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发病易感性的关系研究。第三军医大学学报,2006:28:2276 28. 人CIITA基因不同单倍型cD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。中华肝脏病杂志,2007;15:445 29. 乙型肝炎肝内细胞间粘附分子-1和HbcAg双重表达。中华肝脏病杂志,2000;8:359? 30. 乙型肝炎肝内ICAM-1和HLA-DR表达及意义。世界华人消化杂志,2001;9:233?????? 31.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HepG2细胞ICAM-1表达的研究。中华肝脏病杂志,2001;9:369?? 32. 基因多态性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。中华肝脏病杂志,2003;11:698?????? 33. 慢性丙型肝炎与自身免疫性肝炎关联性研究。世界华人消化杂志,2004;12:2400????? 34.他汀类药物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。肝脏,2005,10:334 35.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及评价。实用肝脏病杂志,2004;7:70? 36. 重型肝炎水、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诊断与治疗。实用肝脏病杂志,2004;7:72 37.MHC II类反式激活因子与病毒感染的关系。免疫学杂志,2006;22:230 38.多种途径并举搞好西藏部队医院临床医师继续教育工作。医学教育,2005;3期:82 39.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-1水平与肝细胞ICAM-1表达的关系。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,2002,3:153 40.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in CIITA promoter IV and progressed chronic HBV infection. Hep Intl,2007,1:116 41.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class II transactivator (CIITA) promoter IV in persistent HBV infection. J Clinical Virolgy, 2007, 40:197 42. Susceptibility to active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is associated with polymorphisms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-1 (ICAM-1) in chronic HBV carriers. Clinical Viral Hepatitis, in press 二、成果 1.?重型肝炎/肝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?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署名第八 2.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期分型与治疗研究. 1999年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 署名第 3.HBV、HCV与HDV混合感染的研究. 1995年军队科技成果三等奖 署名第一

同科室其他医生

应希 主治医师
杨红 主治医师
闫军 主治医师